福信集團:重回共建村落 持續幫扶推動鄉村振興
6月26日,受福信集團董事長吳迪的委托,福信集團黨總支書記唐國鐘帶隊,組織全體黨員前往共建單位廈門同安白交祠村,開展福信集團黨總支白交祠村主題黨日活動。福信集團黨員籍此重走一遍白交祠共建道路,重溫一遍有關領導在扶貧幫困方面的囑托,參觀白交祠村最新發展成果,在黨旗下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 憶二十年前扶貧幫困往事 重走共建白交祠之路 6月26日上午8時30分,載有30余名福信集團黨員的大巴,準時從廈門島內大唐中心出發,前往白交祠村。 在大巴上,張建華(1997年時任福信集團任黨支部書記)向所有參與活動的黨員,深情回憶了1997年,福信集團貫徹廈門市委指示,主動請纓,與當年還是廈門“最邊遠、最貧困的老區山區村”白交祠村共建的往事。 1997年6月,福信集團創始人陳章輝(中間座排右一)率領福信集團黨支部黨員骨干與白交祠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工作 她表示,為與白交祠村共建,福信集團當年與白交祠村所屬蓮花鎮有過多次聯系,福信集團創始人陳章輝,率領福信集團黨支部黨員骨干,于1997年6月29日在集團黨員活動室和白交祠黨支部開展了“七一”聯誼活動。 陳章輝1993年創辦福信企業。企業創立伊始,便確立了“福乃德生,信則通達”的企業理念。1997年時福信集團規模雖不算大,仍積極投身扶貧幫困事業。 1997年9月,福信集團黨支部赴白交祠村了解民情 福信集團黨支部去過白交祠村三次,當年上山的路非常艱險,路還是石頭壘起來的,走到最后一些路段還要自己墊石頭才過的去。白交祠村種植了很多茶葉,福信集團黨員去到村里買了很多茶葉回來。除此之外黨員們還給村里送去飲料,為村里的希望小學送去了文具盒和桌椅。 2017年10月22日,福信集團董事長吳迪等民建廈門市委領導在白交祠村座談 去年10月22日,福信集團董事長、民建廈門副主委吳迪等民建廈門市委領導在民建同安總支部領導的陪同下,參觀走訪了白交祠村。走訪中,吳迪董事長實地參觀了白交祠村“五位一體”建設成果,認真聽取了建設情況介紹. 如今去往白交祠村的道路已不再艱險,進村的盤山公路全部是平坦的水泥路。村里面貌也與二十年前相比發生巨變,當年的土房、石頭房再難看到。干凈的鄉村小道、整齊的水泥房、頗具特色農家小院共同組成了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貌。 共同傾聽歷史親歷者講解 追憶白交祠扶貧情緣 福信集團所有參與活動黨員抵達白交祠村后,在白交祠黨群服務中心集合。白交祠村村支書楊明福(1997年時任白交祠村村委),通過現場展板,向到訪黨員介紹了有關領導在白交祠的扶貧往事。 福信集團黨員在白交祠村黨群服務中心合影 白交祠村村支書楊明福(右一)向福信集團黨員介紹白交祠扶貧往事 楊明福說,廈門市有關領導同志30年多前就來到白交祠村,提出“山上帶帽,山下開發”的重要發展思想,這給白交祠村后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個發展思想的指導下,經過二十年發展,白交祠村的村容村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白交祠村,山上植樹造林,山下種果種茶,農民人均純收入、集體經濟收入均比1986年翻了幾十翻,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升。 福信集團黨員重走30多年前有關領導走過的鄉村小徑 隨后,楊明福帶領福信集團黨員重走當年廈門市有關領導同志走過的鄉村小徑,進入領導同志走訪過的民居,聽楊明福“實景還原”當年領導同志與白交祠干部群眾拉家常,共謀發展之策,進入農戶考察了解村民生產生活情況。 福信集團黨員還登頂了村里的景點“光明頂”,從山頂俯瞰白交祠村發展現狀,以及村莊周邊山巒疊嶂的美好景色。 參觀高山黨校 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 楊明福向福信集團黨員講解黨校內的宣傳材料 中午在村里用完餐后,參與活動的福信集團黨員便前往白交祠村的高山黨校進行參觀。楊明福介紹了白交祠村幫扶工作的歷史,以及白交祠村現在“五位一體”建設發展成果。在高山黨校教室,參與活動的福信集團黨員共同上了黨課,并與楊明福進行了交流座談。 唐國鐘書記在黨課上發言 黨課上,唐國鐘書記表示,現在福信集團和白交祠村已經是“親戚”了,是“親戚”就應該多走動,希望未來福信集團和白交祠能經常聯系,經常能有福信集團黨員到白交祠村參觀交流。這次來白交祠村交流,是在工作之余的“磨刀”,“磨刀不誤砍柴工”,希望福信集團黨員們能把此行收獲的成果,更好運用到工作和生活當中。 參與黨課的福信集團黨員們就參觀白交祠村建設成果的感受,進行了熱烈交流,同時結合民建聯系經濟界人士廣泛的特點,積極建言建策,共商鄉村發展建設的持續舉措。 福信集團黨員在黨課上進行交流座談 福信集團黨員在黨課上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 福信集團黨員在白交祠村高山黨校門口合影 黨課上,福信集團黨員們在莊嚴的黨旗下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隨后還觀看了關于白交祠村發展歷史的視頻影像,回顧共建以來村子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